抄袭作品竟敢去参评中国新闻奖?
2015-01-28 11:29:26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分享到:
|
1月26日,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就撤销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《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》和三等奖获奖作品《阳洋: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新闻现场》的获奖资格进行公开通报。这是中国新闻奖评选24年来,首次就违规参评作品进行公开通报批评。(1月27日 澎湃新闻网)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。不仅作品应该是最优秀的,作品的作者也代表了当年度新闻写作的最高水平。而抄袭作品和虚假作品不仅不能代表他们真正的水平,而且与优秀两字格格不入。试想,别的媒体的记者辛辛苦苦用“一支笔两条腿三更半夜从一线辛苦跑来的新闻,抄袭者不费吹灰之力,敲击几下键盘就变成了自己的作品。还拿着剽窃来的作品去参加中国新闻奖评比,企图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。一旦得逞,那么,势必会削弱中国新闻奖的公信力,也会打击别的记者失去深入一线采访的热情,从而使真正的好新闻变得越来越少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,这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。而如今,一些新闻采编人员置新闻职业道德于不顾,有的看到通讯员的稿子,就与通讯员合署姓名发表;有的将通讯员的来稿稍微改一下头尾就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表;有的根据其他媒体的报道再加一点网上的议论就凑合成一篇稿;有的根本不到现场,根据网上的东西,最多打打打电话,拼拼凑凑就成一篇稿子;还有的干脆在“新闻通稿”上署上自己的名字直接发表……采写新闻变成了“创作”新闻。 当然,新闻抄袭也跟新闻单位的考核有关,由于人员紧、经费紧张等关系,许多媒体加重了对采编人员的考核量,对完不成任务者或漏发新闻者轻则扣发工资和奖金,重的被末位淘汰。因此,许多采编人员为了追求“效率”,不顾一切地抄袭和编造新闻,由于抄袭简单省事又能吸引受众眼球,不用力而容易出效果。相比之下而那些老老实实深入新闻地采访写稿的记者,不仅效率低、成本大,产量少,则成为媒体业的落伍者,容易被淘汰。因此,记者抄袭成风,表面上看起来是媒体竞争的压力,实际是媒体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缺失,许多媒体不顾实际为记者压任务,鼓励记者投机取巧,而一些记者也仅将新闻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,根本没把新闻职业道德当一回事。 抄袭新闻、编造新闻、假新闻不仅损害了记者本身的形象,损害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公信力,甚至还会损害党的执政基础,因为在我国新闻媒体被誉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。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撤销两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获奖资格,并对这两件违规参评作品进行公开通报批评,是对各级新闻媒体和记者的一种警示。作为新闻从业者,必须引以为戒,必须沉下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群众中去,坚持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的原则,用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采写出真实的、符合客观事实的新闻,奉献给受众。另外,有关部门必须出重拳,处罚假新闻制造者和抄袭者,从反面教育新闻从业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准,维护新闻真实性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