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乞讨排行榜”考验城市管理雅量
www.fjnet.cn?2012-08-20 08:38? 李 龙?来源: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
转发 “假唱”、“月收入过万”、“吃肯德基”,这些都不是公示乞丐的理由,哪怕公布“乞讨排行榜”的初衷是善意的。 上海市一派出所的官方微博最近发布一个乞讨排行榜,对常在地铁中乞讨的人进行了排名,此举引起争议。有人认为乞丐盘踞地铁钱,确实影响市容和市民的安全出行;也有人称,穷人行乞系生活所迫,何必为难他们。 事情缘起上海轨交警方加大打击扰乱车厢秩序的行乞行为。从公布的排行榜来看,22岁的何某以4年被抓309次位居第一,他来自辽宁,暂住在火车站附近,文盲,脚上有残疾;来自安徽凤阳的88岁陈老太以302次暂列第二,她下午打麻将,赢钱就不出来,输了就出来讨点赌资;25岁的包某排第三,他与老婆一个吹笛一个卖唱,但两人都是开音响假唱。 或许正是这些公布的信息,引发了民间的争议。不可否认,上海轨交警方整治地铁行乞,确实花了很多工夫,而且利用官方微博,适时向公众发布信息,仅从信息公开角度而言,很值得赞赏。在抓到那些经常出入地铁的行乞者之后,从官方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,并没有见到粗暴对待的情况,只是“无奈地苦笑”,大多是“教育”一番就放人,这种文明执法方式也为其获得了不少的舆论支持。 然而,问题在于:官方微博公布“乞讨排行榜”合不合适?公布后又会带来何种社会影响? 地铁行乞令不少人生厌,特别是那些被人称之为职业乞丐者。就个人而言,如果讨厌职业乞讨行为,大可以漠视之,拒绝施舍,这是每个人的权利。只要乞讨者没有纠缠、骚扰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举止,别人也没有权利禁止他们乞讨;就城市管理者而言,规定地铁内禁止乞讨,以塑造一个良好的公共交通环境,似乎也能说得过去。因而,此次整治车站乞讨活动本身也无可厚非。 但公布一个“乞讨排行榜”,将乞讨者行乞次数等个人信息公布于众,这种做法则值得商榷。“职业乞讨者”愿意将乞讨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,只要不违法犯罪,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他人,都无权剥夺其自由乞讨权。你或许可以站在道德高地,指责其不劳而获,但自古以来,就有乞丐的存在,哪怕社会救助体系再发达,也有人愿意选择这种生活方式,眼下还没有哪个国家出台法律规定禁止乞讨。以此而言,如何对待乞丐,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“雅量”和人文关怀。 出于管理方便,在内部弄一个“乞讨排行榜”,对经常出入地铁行乞者加强监管,重点防范;或者将那些行乞者比较集中的地铁路线、时间段在微博公示,善意提醒市民防范,这些都没有问题。但一旦将“乞讨排行榜”对外公布,不但区别地将乞丐按行乞次数排行“示众”,难免有歧视乞丐、侵犯隐私之嫌:法律都没有明文禁止,管理者岂能将行乞者粗暴地“示众”?更值得警惕的是,其中可能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——乞丐都不值得同情,这显然对其他正常行乞者不公平。 “假唱”、“月收入过万”、“吃肯德基”,这些都不是公示乞丐的理由,哪怕公布“乞讨排行榜”的初衷是善意的,但其暗含的“拒绝怜悯”会否对公众行善之心带来影响,值得追问。假如一座城市不得不承认乞丐的存在是合理的,那么就应有包容这个群体的雅量。社会需要有善心、同情心,应尽量避免不合理的政策而使善心、同情心遭到怀疑和打压。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08-20]“乞讨排行榜” 伤害了卑微者的尊严
- [ 08-20]“乞讨排行榜”还是不要了吧
- [ 07-13]关于乞讨,很多观念、看法可以改变了
- [ 06-20]上班时间给乞讨老人打伞,该不该开除?
- [ 06-20]为乞讨老人打伞女孩并非作秀
- [ 05-08]别过度解读“外国小伙和乞讨者分享薯条”